2025年3月5日上午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17处提及标准,其中与标准化工作直接相关的有9处,分别为新兴产业发展、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教育体系建设、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对外贸易发展、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房地产发展、农田建设。
2024、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标准关键词
序号 |
领域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1 |
民生保障 |
|
制定修订环保、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
2 |
|
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 |
|
3 |
|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
|
4 |
|
健全低保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拓展救助对象范围。 |
|
5 |
|
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
|
6 |
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
|
7 |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
|
8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提高20元,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
|
9 |
提高优抚标准。 |
提高优抚补助标准。 |
|
10 |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 |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推进退化耕地治理。 |
|
11 |
质量提升 |
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 |
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
12 |
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
|
|
13 |
|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
|
14 |
|
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
|
15 |
|
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在支出标准、绩效评价等关键制度上积极创新。 |
|
16 |
|
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
|
17 |
改革开放 |
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 |
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
18 |
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解决标准认证、市场渠道等方面问题。 |
|
19 |
推动落实已生效自贸协定,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 |
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积极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程。 |
|
20 |
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