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硅耐蚀铸铁件》和《耐热铸铁件》国家标准起草工作会议在无锡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30   阅览次数:165次

2025年7月12日,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54/SC2)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高硅耐蚀铸铁件》和《耐热铸铁件》国家标准起草工作会议。

来自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杭氧铸造有限公司、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宏德特种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溧阳市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烟台恒邦泵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本次起草工作会议主要对两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讨论,与会专家听取了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对标准起草工作情况的介绍,对标准主体内容框架结构设置的合理性、规范性及主要技术要素的适用性进行讨论,并对标准必备要素的构成、章条设置、技术要素的构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高硅耐蚀铸铁件》和《耐热铸铁件》两项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4月30日下达的2025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国标委发〔2025〕23号),两项标准计划编号分别20251492-T-469和20251428-T-469。《高硅耐蚀铸铁件》是对GB/T 8491—2009《高硅耐蚀铸铁件》的修订,由烟台恒邦泵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耐热铸铁件》是对GB/T 9437—2009《耐热铸铁件》的修订,由河海大学负责起草。 

高硅耐蚀铸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优质耐腐蚀金属材料,其在多种腐蚀介质(包括不同温度与浓度的硝酸、硫酸、有机酸、盐类溶液以及室温盐酸)中均表现出优良的耐蚀性能。与铝合金、钛合金等耐蚀合金及各类不锈钢相比,高硅耐蚀铸铁不仅耐蚀性能良好,同时具备制造成本低、工艺适应性强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泵、阀、储罐、反应釜及管道等设备和部件的制造。本标准的修订,新增了5个牌号的化学成分要求,完善了抗拉强度及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调整了渗漏试验,更新了弯曲试验的指标及试验方法,增加了硬度测试、腐蚀稳定性试验等。本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高硅耐蚀铸铁件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展耐蚀铸铁件的应用范围。

耐热铸铁是一种适用于高温工况的特种铸铁材料,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热疲劳性能和耐热性能,同时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机械等行业,常用于汽车排气歧管、内燃机缸体、退火罐和高炉附件等高温部件的制造。随着工业应用领域的持续扩展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型内燃机缸体,汽轮机缸体等铸件的工作温度持续提高,对耐热铸铁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对于本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修改了耐热铸铁的化学成分含量要求,新增了多个合金牌号及其化学成分和室温力学性能要求,优化了部分牌号的硬度要求,修订了铸件尺寸公差、重量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并补充相应的检测方法。本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耐热铸铁件产品的质量,推动耐热铸铁件制造技术的发展,满足不断升级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