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趋势展望】2024年新能源产业将成有色金属消费增长点
发布时间:2024-02-05   阅览次数:2444次

来源:中国工业报

  “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增幅创近十年的历史新高;传统矿山原料进口保持增长,主要出口产品降幅收窄;有色金属品种价格走势分化;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由降转增,整体超过上年水平;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等高速发展产业已成为有色金属消费新的增长点;国际合作成绩显著,紫金矿业集团矿铜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1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稳中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
 
  稳中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
  数据显示,2023年,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增幅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较全国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高2.8个百分点。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23.2%。
  “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按照党中央稳中求进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实现了平稳发展,工业增加值、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利润、固定资产投资等反映行业运行的主要指标增速均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为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陈学森在回答中国工业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陈学森表示,2023年我国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等产量,国内新能源装机量、以及上述领域产品出口量均大幅度增长,成为拉动铜、铝、锌等有色金属消费主要增长领域。
  “据测算,2023年上述产业消费铜约300万吨,比上年增长52%,占全国铜消费量的比重19%左右;上述产业消费铝约900万吨,比上年增长50%,占全国铝消费量的比重接近20%;2023年风电塔筒、螺栓等钢结构设备和光伏钢支架的镀锌消费在7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长51%,占全国锌消费量的比重约为9%。”陈学森表示。
  陈学森进一步指出,镍、钴、锂、硅等“新兴矿产”健康发展和运行,保障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动力电池等新经济产业的高速增长。
  “2023年,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陈学森表示,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发展。据不完全测算,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新材料营业收入达到1.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约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的15%,已经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高温超导材料、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材料等有色金属前沿材料批量进入市场,数控机床刀具、大规格轻合金等关键材料实现了国内需求保障。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中国稀土集团高效完成福建、广东等省区中重稀土产业整合,全面完成国内9省稀土资源整合任务。深圳中金岭南重整山东东营方圆。通过整合资源和冶炼骨干企业,行业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强化了战略资源保障能力,企业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亮点突出
  “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陈学森表示,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7469.8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下同)7.1%。
  其中,全年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电解铝产量4159万吨,同比增长3.7%;六种精矿金属量641.5万吨,同比下降0.5%;氧化铝产量8244万吨,比上年增长1.4%;铜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170万吨)2217万吨,比上年增长5%;铝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1400万吨)6303.4万吨,增幅由上年的下降1.4%转为增长5.7%。2023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高出4.2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6%,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工业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高出3.6个百分点。
  陈学森介绍,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3%,比上年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8.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近十年的历史新高。
  陈学森表示,2023年有色金属矿山原料进口增长,铝材出口降幅收窄。2023年中国铝材出口528万吨,同比下降14.5%,铝制品出口281万吨,同比增加7.2%,合计出口809万吨,同比下降8.3%,合计出口809万吨,同比下降8.3%。
  “虽然2023年中国铝材出口量随有所下降,但仍为历史第三高(2021年中国铝材及铝制品出口量为829万吨,2022年中国铝材及铝制品出口量为882万吨)。”陈学森强调。
  对此,陈学森分析,2023年我国铝材出口量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外经济复苏乏力,消费增长不及预期。二是2022年基数高,海外去库存影响进口。三是贸易摩擦常态化,且新增贸易壁垒明显增多。
  “随着国外去库存影响结束,以及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铝市场变化,初步预计2024年中国铝材及铝制品出口将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陈学森表示。
 
  新能源产业成有色金属消费增长点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国内外有色金属产业运行特点,结合有色协会发布的‘三位一体’景气指数报告,在不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前提下,预计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保持在5.5%以上,有望达到6%。按新口径统计的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幅保持在5%左右。”陈学森表示。
  陈学森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2024年,光伏、风电、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及交通工具轻量化等仍是扩大有色金属消费的增长点,国内房地产对有色金属消费降幅有望缓解,铜、铝金属消费预期将有所提升。
  “美联储加息带来的高位美元指数缓慢下行,若2024年下半年开始降息,流动性紧缩的态势将有所缓解,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价格有望回升。从目前看,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将延续2023年的发展势头,常用有色金属运行基本平稳,新能源金属运行可能会有起伏。”陈学森表示。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维持在10%左右。2024年我国铝材出口量有望继续企稳,铜精矿、铝土矿进口将保持平稳增长。2024年一季度有色金属价格以当前价位震荡为主,下半年铜、铝金属价格有望略有回升,工业硅、碳酸锂等有望在合理价格区间波动。”陈学森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