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男,1928年生于湖南望城,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0年结业于中原大学政治学院;
1954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留校任教;
1960年任讲师;
1980年任副教授;
1983年任教授;
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
1999年3月退休。
主要研究领域为造型材料及新工艺、金属-铸型界面作用机制。重点研究方向为铸造化学粘结剂,包括自硬、冷芯盒法、热(温)芯盒法、壳法用树脂粘结剂及硬化剂,水玻璃改性,磷酸盐粘结剂及铸造涂料,并涉猎铸造合金中的铝合金及部分钢、铁合金。
1978年起,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提高液压件铸件质量成套技术”、“无垫背壳型铸造”分别获国家机械委、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培养博士12名,硕士29名。
1960年被授予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全国劳模津贴”。
2008年3月19日,本刊记者一行专程前往武汉,拜访了我国铸造界知名学者、造型材料学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文清教授。
现实生活中,少有惊天动地之事,人们经常从平素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来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及其内心世界。的确在一些小事上,往往能彰显一个人的品性。半月前安排本次专访,在请王文清教授作为被访人时,他开始误以为是要宣传自己而谦诚地婉拒;继而了解了本刊专访的宗旨后便欣然接受;同时,主动打电话与记者进行详细沟通,以明确有关要求和各项具体操作事宜;旋即积极进入被访准备状态。他的与人为善和善解人意,使本次专访得以顺利完成,着实令人感动。访谈中记者感受到,八十高龄的王文清教授为人坦诚爽朗、说话直言不讳,在与记者不间断交谈的三个多小时中,始终思路清晰,侃侃而谈。他在举止言谈中流露出的那种热情、认真、率直与谦诚的学者气质和风度给记者留下了深刻、良好的印象。
“与人为善”是王文清教授的人品本色。如凡自己说过的话,特别是应允别人的事情,他必牢记在心,绝不食言,并竭尽全力认认真真地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得令人满意,所以他人缘甚好。“与人为善”是王文清教授为人处事的准则;“与人为善”是他成就事业的基石;“与人为善”是他赢得他人尊敬、生活快乐、乃至身心康健的秘诀。正所谓-
人生,
因快乐而精彩;
快乐,
因为善而常在。
峥嵘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精彩人生是一部书,一部潜藏诸多启迪的书。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近半个世纪,王文清教授一直潜心从事铸造学科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退休后仍然热诚关心我国铸造业的发展,至今还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从当年一名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师到而今一位八旬皓首学尊,作为元老和开拓者,他为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铸造专业、材料学科等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全国劳动模范、16项国家及部委级科技奖项的获得者,可谓业绩卓著(详见本篇文前“王文清简介”)。记者在正式拜访王文清教授之前,有机会通过王文清教授的学生-李远才教授了解了一些有关王文清教授令记者感慨的事迹和人文轶事。其中,尤其闪光的就是王文清教授处处“与人为善”的品性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这也是,2007年12月2日那天,王文清教授的学子们在华中科技大学八号楼学术报告厅,为报答自己恩师而举办的“王文清教授八十华诞庆典暨铸造学术交流会”上,人们对他的一致认同和敬仰之所在。据李远才教授介绍,当天的祝寿会盛况空前,会场上有包括学校及学院领导、业界嘉宾、友人和学子们共计200余人莅临。师者若父,王文清教授的弟子们满怀深情,纷纷登台表述自己对恩师的敬重与感激之情,真情承载着肺腑之言,句句令人感动。如王文清教授的学生、上海元始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宗猛博士,在讲述恩师的教导一直对他事业顺利发展激励颇大时,特别提到了恩师当年送给他的“十二个字”,那就是-“先做人,后做事,有责任,有担当。”“做人”当然要做善良、正直的人;“做事”自然要做善事、好事;只有首先做了善良的人,然后才能够做出善事、好事,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事物发展规律。可以说,这“十二个字”充盈着“为善”的理念,之所以说“为善”,是因为,,把“做人”放在先,这是前提和根本;第二,把“担当责任”作为人的内在品性来要求,即当一个人面对他人及社会需要时,能义无反顾地冲向前,绝无半点无奈或踌躇。
王文清教授提倡的这种“有责任,有担当”的做人、做事原则,不是仅用来教导学生,而是自己首先做出表率。当老师,是王文清教授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将这个事业做到了“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程度上,是他人生为之自豪的所在。获此殊荣,王文清教授顺理成章,教书育人,他的确做得好,令人翘首。据李远才教授介绍,王文清教授天赋善良,总是笑容可掬,他又是出名的严师,在教学规章制度面前铁面无私、绝不含糊,上课、做试验必须要按有关规章去做,凡有做不到的,他必严厉批评并加以纠正,他不能容忍的是松松垮垮、得过且过。为人师者,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凡要别人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1954年,他在华中工学院毕业后,因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而被留校任教。求学的切身经历使他深知怎样做才能成为好学生;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经验的不断积淀,日益升华了他“师者如父母”的善良理念。于是,他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生怕误人子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批改学生的论文,他逐字逐句,一丝不苟,有时他所批注的文字甚至比原文还要多。如同父母严管自己孩子那样对待学生,“严”的骨子里其实是“善”。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他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严”而误解或嫉恨他。王文清教授八十寿诞大会的惊人盛况便是“善有善报”的例证。严师出高徒,王文清教授的学子多成就不凡,所说“桃李满天下”果不虚传。
搞科研、做学问,更是王文清教授的看家本领。多年来,潜心做试验、攻克学术难题早已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他的快乐之所在。凡是经他手立项的课题,责无旁贷,无不孜孜以求,必有始有终,尽心竭力地做出成绩。他干出来的科研业绩大多体现在“文革”之后,从1978年起,他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之多,其中“提高液压件铸件质量成套技术”、“无垫背壳型铸造”分别获国家机械委、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文清教授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百家争鸣”的学术发展准则,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不隐讳自己的学术观点,更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做科研,特别是搞应用技术研究的人必须深入生产现场,搞铸造造型材料研究更须深入到铸造生产车间的造型场地。尽管有些铸造生产现场或试验现场的环境恶劣得令人望而却步,可他从不退缩。不要说年轻的时候了,既便是年事已高的近几年,他仍然经常去跑生产车间或试验现场,如李远才教授告诉记者的,不久前,王文清教授去海南岛考察那里的铸造用砂,整天乘卡车在岛上跑,年轻人都面有难色,可他却乐呵呵的,要不是有一种对事业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信念,哪来的这股子劲头!
王文清教授“与人为善”的理念和作为极具现实教育意义。民众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和谐现象的抱怨与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有少数人反其道而行之,不惜丧失人之善良本性的后果。人一旦丧失善良,便不会顾及什么对他人、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在面对如王文清教授等这样的善良人时,这些少数人除应领受羞愧外,他们似乎还应当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以利自悟。事实上,与人为善、行善积德,亦利于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便是对自己不负责;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殊不知,人类社会上,任何人都无一例外地要扮演多种角色,谁也逃不脱人的社会属性。举例来说,一个人是医生,但同时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更必然要与商人打交道;同样,一个人是商人,免不了会生病要看医生;倘若社会成员一心想着占别人的便宜,待人不善,这无异于到处树敌;又不对他人、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一味地伤来害去,结果只能是不断缩小直至堵死生存的空间而同归于尽。
有道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唯有“与人为善”,构建人际和谐,才能使人类的生活空间得以开阔。“和谐”业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使用频次的一个词汇,而如何构建“和谐”,实现“和谐”,则是每个社会成员要用行为来回答的大问题。应该说,王文清教授等用“与人为善”和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模范行为为“构建和谐”做出了表率。在本次访谈的话题中,王文清教授也更多地谈到了特别值得关注的“环境和能源”两大社会敏感问题。他希望所有与这两大问题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和成员自觉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要“有责任”,更要有“有担当”,不要为一己的私利和所谓的“发展”而损害环境和过度消耗能源,更不可做贻害子孙后代的蠢事、憾事。总之,人者,便要“与人为善”,彼此友善相处,才能构建社会和谐。诚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强势群体多行善,多积德,尽到自己的那份社会责任,便不愁和谐,而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天阔地宽”!
记者:作为一位老铸造工作者,请您就我国当前铸造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事情谈谈看法。
王文清教授:我国是世界上铸件产量多的国家,根据2006年和2007年第12期的美国《Modern Casting》公布的全球2005、2006年度铸件产量,我国2005、2006年铸件产量分别达到2 442万吨和2 809万吨,增长率依次为8.9%(我国2005年的铸件产量与2004年相比)和15%(与2005年相比),分别是当年全球主要铸件生产国和地区铸件总产量的28.5%和约31%,成为世界名符其实的铸件生产大国。同时,我国铸造从业人员、铸造企业的数量也是在世界上多的。但是“大”而“不强”,也就是说,中国还不是铸造强国。例如,一些高附加值、的铸件还不得不依赖进口;出口的铸件仅占每年生产铸件的10%左右,而且多数是低附加值的中低档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乎与廉价出卖国家资源和劳动力差不多。为进一步将中国铸造业做大、做强,也就是加快由铸件生产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以赢得更多的国外高附加值铸件订单,必须提高铸造产品的质量。对此,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铸件的质量和品种满足不了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由铸造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国内和国际上提出的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差距仍然很大。
铸造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对中国这样的工业大国来说,乃是不可或缺的行业。近些年来,铸造业之所以快速发展,国内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形成强劲需求拉动的结果。长期以来在中国,铸造生产是机械工业中劳动条件恶劣、安全隐患多、事故及职业病频发的一个行业,也是有害气体、烟尘和工业垃圾排放量甚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从当前来看,再也不能单纯为发展铸造业、为发展经济而轻视环境保护了。以往那种走所谓“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是不科学的,结果只能是后患无穷,死路一条。在我国2006年召开的第6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求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干预来解决问题”。为了加快推进这三个环境保护目标的历史性转变,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铸造生产的发展,只有走这条道路才有光明前途。我作为铸造工作者中的一员,虽业已年届八旬,仍深感历史责任的重大,愿为此尽绵薄之力。
记者:您从事铸造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五十余年,对铸造业的情况耳熟能详,尤其是对造型材料方面的事情了如指掌,请您就所关注的铸造造型用化学粘结剂的发展状况谈谈看法。
王文清教授:在金属成形的工艺当中,铸造成形具有其独到的优势,铸造是装备制造业中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产业。而铸型又是铸造工艺的基础,可以说,要生产铸件就根本离不开铸型。从当前采用的铸型材料来看,占主流的是砂型铸造,而砂型铸造应用多的便是粘土砂和化学粘结剂砂,它们与铸件的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及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密切相关。当前在我国,使用广泛的粘土湿型砂、化学粘结剂砂正处于上升期,用量都在增加,但按高标准环保要求,均有危机感。其中,化学粘结剂砂,自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Johannes Carl Adolph Croning博士开发出用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的壳型铸造工艺,1944年2月获得专利。在战争期间,德国人用此法制造迫击炮、大炮弹壳以及其它射弹用的铸件。战后,德国人仍企图保守此法的秘密,在1947年被审查者发现,认定不受专利保护,并被作为战利品加以公开,从而为铸造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造型工艺,受到普遍重视。从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各工业国几乎都先后加以采用,从而开创了树脂砂在铸造生产应用方面的先河。即使现在,由于用该法生产的铸件轮廓清晰、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型(芯)砂(通称“覆膜砂”)消耗少,所制壳型、壳芯可以较长期存放等独特的优点,一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世界许多地方称壳法为Croning法或“C”法。壳法问世以后,1947年,原捷克斯洛伐克的L.Petrzela发明CO2-钠水玻璃砂工艺,其混砂、紧实、硬化、起模均很简易,受到铸造工作者的欢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欧洲开始采用呋喃树脂酸自硬砂工艺,而美国大约在1958年,在生产中采用酚醛树脂酸自硬砂和呋喃树脂酸自硬砂工艺,到1960年左右,为适应汽车工业大发展,在欧洲、北美洲,开始采用呋喃树脂热芯盒法,大约在1962年,美国还在生产上采用酚醛树脂热芯盒法。热芯盒法与当时采用的植物油砂芯比,不仅可提高铸件尺寸精度,而且可大大缩短砂芯生产周期。到1965年,在自硬砂生产应用方面,出现了由美国Ashland油脂化学公司开发、用于铸造的新树脂品种,即醇酸油尿烷自硬砂,称为Linocure法。为达到如热芯盒法制芯那样快速地制芯,又不必像热芯盒法那样需对芯盒加热,I968年,AshIand油脂化学公司又向铸造业推出了吹胺硬化的酚尿烷-胺冷芯盒法,国外称Isocure法,我国叫三乙胺法,只需吹气雾胺几秒钟,就可使砂芯在室温下硬化。随后又在铸造生产中相继出现了SO2法、温芯盒法、红硬法、酯硬化法、CO2-酚醛树脂法等等不同的树脂砂工艺。在水玻璃砂方面,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及其后,开发出酯自硬法、粉状硬化剂法,也开发出来磷酸盐自硬砂等。按照这些方法的制芯、造型硬化温度、硬化工艺等的不同,可归纳为冷芯盒法、自硬法、热(温)芯盒法、壳法、吹热空气法等等。各工艺本身,又根据所使用的粘结剂、催化剂或硬化剂以及工艺本身的特点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名称。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和应用壳型造型和水玻璃砂制芯、造型,尤其是水玻璃砂。当时来我国工作的苏联、捷克专家将这种砂作为一种新工艺加以推广。以当时建在武汉市内的武汉重型机床厂铸造分厂为例,该铸造分厂的造型、制芯工人,擅长的就是普通粘土砂造型(芯),对中、大型铸件的砂型(芯),都是将造好的砂型(芯)进窑烘干。改用水玻璃砂后,仍沿袭老方法,因此,水玻璃加入多,粘土也不少,使起模后烘干前的砂型(芯)能保持足够的湿强度。工人们在操作中感到采用水玻璃砂紧砂更省力,烘干后强度高,铸型不易损坏,所以在一段时期获得了较多应用。
上世纪60年代,教育部安排一些高等院校的教师去工厂锻炼,1964年,我被派往长春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锻炼。当时规定,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要在现场劳动半年,搞科研或技术工作半年。当时我的技术工作就是与工厂的几位技术人员一道搞热芯盒法用树脂粘结剂。那时,有领导曾去过法国雷诺汽车厂,说法国用的是葡萄糖类粘结剂,就到有关工厂取回葡萄糖母液展开硬化试验。那时一汽采用的主要是油砂芯,采用葡萄糖母液香气四溢,很有“吸引力”。后来查英文资料,知道美国主要是用呋喃树脂。1965年初,我专门到北京通县糠醛厂进行考察。
“文革”开始后,就没机会再接触这方面的工作,一直到7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机会真正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弥补“文革”给我们国家科技事业造成的重大损失,尽量缩短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当时很多高校教师,也是科技工作者都在奋力拼搏,开展起不同的试验研究。就我们学校而言,当时我所在的课题组,为研究铸造化学粘结剂,集中了有铸造材料、铸造工艺、铸造设备,还有化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及实验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攻关。我们从树脂合成到制芯工艺、设备、实验仪器等全面开展工作。由于这些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铸件的质量,有的还可以显著节约能源,所以成为当时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新工艺,为此得到了一些工厂,特别是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我记得,当时课题组在鼎盛时期曾经汇集有近40人一道攻关,并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感人局面。在此环境和基础上,相继在自硬、冷芯盒法、热(温)芯盒法、壳法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果;也在无机粘结剂,例如水玻璃改性、磷酸盐粘结剂及涂料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我们当时的工作目标是,国外好的粘结剂、生产工艺,要争取有,并要创新。在试验研究中,虽然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的重要性,但70至80年代的工作重点是放在将所研制的有关呋喃、酚醛粘结剂改性、制芯工艺、设备应用到工厂的铸造生产上。到90年代初,才加大了对环保更有利的粘结剂及制造工艺的研究。例如CO2-聚丙烯酸钠、CO2-酚醛树脂、酚醛-酯以及水玻璃改性均取得良好效果。当前在我国,国外采用的化学粘结剂砂,国内大多拥有。对其中某些粘结剂、硬化剂、附加物的适用性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等认识有所加强。因此,除对危害大的硬化气体或气雾采用密闭式、隔离等操作外,已经有人建议将铸造业适度集中,建立铸造开发区,从而集中解决污染问题;也有人提倡实行铸造行业的准入制度等。这些措施对强化污染的治理力度大有可取之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污染源仍然存在。的办法还是要对铸型材料,尤其是砂型铸造所采用的粘结剂、硬化剂、附加物进行创新性开发,使之在粘结剂的合成、型(芯)砂的制备、造型、制芯,以及浇注、冷却、落砂全过程,均可达到少、无污染,成为对生态、对环境友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造型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大规模、更高端的铸造生产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些年来,工业发达国家为保护人身健康,不仅对铸造用粘结剂、硬化用气体、附加物本身,而且对砂型(芯)在浇注、冷却、落砂等工序中因粘结剂等分解散布在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及其存在的浓度状况予以昭示,并规定了接触限值。以美国为例,美国铸造协会(AFS)1989年出版的《AFS Mold Core Test Handbook》 2nd Edition 专门有安全和保健指南一章。其中,对铸造用粘结剂、涂料、溶剂及其分解产物的危害性,控制方法,以及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OSHA)规定的接触限值等均予以指明,这既有助于现场操作者维权,也有助于粘结剂等原材料供应厂商进行产品改进,同时也为督促资方及有关部门的执行和监督提供依据。如该手册在分解产物一节,对普通粘土造型砂、各种硬化方法的有机和无机化学粘结剂砂,在热分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例如CO、CO2、脂肪烃和芳族烃、氰化氢、氧化氮、氨和胺、SO2、硫化氢、甲醛和醛类、苯酚、糠醇、亚甲基二苯二异氰酸酯、酯、醚和醇,以及悬浮空气中的微粒物质(烟),均给出了可能存在的浓度,对影响某些污染物浓度增大的因素等也均予以指明,并指出悬浮空气中的微粒物质可能含有各种多芳烃,包括苯并芘和其他可疑人体致癌物等。这些均有助于推动科技工作者加快对有关粘结剂等的改性。表1是铸造生产中使用不同粘结剂及硬化工艺在混砂、制芯(型)、浇注、冷却、落砂等工序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部分有毒、有害身体健康及对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物质的容许接触限值及爆炸极限。所指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物质(可燃气体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或爆炸浓度极限。其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和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在低于爆炸下限和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既不爆炸,也不着火。表1中,除列有美国OSHA规定的带有强制性法规-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接触限值外,还列有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工作者会议[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ACGIH)]公布的予以推荐的更严格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但还没有被提升为法定标准。表1中的TWA,是指每天工作8h,每周工作40h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几乎所有工人都可以反复接触这样的浓度,日复一日而不会损及健康。而短期接触限值[STEL(short-term exposure limits)],系指工作环境中,出现时间只有15min的极限浓度值。此值高于时间加权平均值,但其应用时更严格。在一天中,该极限浓度值出现的次数限定不多于4次,且在60min内只允许出现1次。这些法规尤其推荐值的公布和推行,为使造型材料达到环保要求,从国外来看,已经在粘结剂上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创新性开发,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例如三乙胺法,美国Ashland化学公司,德国H.A公司都已经将三乙胺法树脂、多异氰酸酯的溶剂由高沸点芳香烃改为对作业无害的酯类溶剂;还研制了商品名称为Isofast的硬化剂,据称其用量可比三乙胺减少50%,硬化时间可缩短35%到45%,而且对环境危害极小或没有。无疑,这些进展对扩大和稳定这类工艺的应用起到某种“强心针”的作用。对呋喃树脂-酸自硬法的改进主要是进一步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提高树脂粘结剂的反应活性。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Ashland化学公司开发的MAGNASET粘结剂,它是以糠醇为基础的新型粘结剂,用它配制的自硬砂,起模时间短,排出的气体少,而且铸件质量也有所提高。可以说,它是兼有呋喃树脂和尿烷树脂的优点。在无机粘结剂方面,对水玻璃的改性,俄罗斯采取的主要是用乙基丙烯盐、聚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盐和铵盐等进行改性;德国H.A.公司开发有以改性硅酸钠为基的新型无机冷芯盒粘结剂Cordis4820,据称对环境无害,溃散性也好,特别适用于铝合金铸件的生产。该粘结剂也可用酯硬化,加入砂中的质量分数为2.0%至2.5%。另外德国还开发出主要成分是硫酸镁和水,以及主要组分是复合磷酸盐作为粘结剂用于生产的报导,认为在制芯、浇注和落砂等工序中均不散发有害气体。
我国对环保工作已越来越重视,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21世纪中国需要的是“绿色、集约化铸造”,其定义是对环境无害(或很少危害),合理使用和节约资源,依靠先进的铸造技术得到的效益。在造型、制芯工艺上,尤其是所采用的铸造粘结剂、附加物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也必须在获取高质量、高效益铸件上表现其技术优势。在此方面,我们可以向工业发达国家学习,但是更重要的,也是关键的,还是要靠我们自身的技术创新。在粘结剂开发上,既要重视有机物,也关注无机物以及复合型的,对粘结剂厂商而言,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加强包括创新型人才及技术工人培养的激励机制。对那些技术落后、污染环境严重的铸造厂点,必须关、停、并、转,或限期整改。只有各种措施多管齐下,铸造业的面貌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实现铸造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文/田世江,葛晨光;图/葛晨光)(原载于《铸造》2008年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