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坚守传统 勇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0-23   阅览次数:9634次

  2010年7月,《铸造》杂志曾对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排”)进行了专访,对西排的诚信经营以《大业唯诚》为标题作了全面报道。2010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运行情况不佳,包括房地产业、汽车行业、造船业等。

  三年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外部条件下,西排每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2013年与2012年同期相比,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了24%。西排董事长程武超,在2011年10月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家地处豫西南山区的民营企业保持了如此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探究公司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奥秘,《铸造》杂志再次走访了西排。


西排行政中心

  西排的前身——西峡县玛钢厂始建于1985年。程武超董事长正是在这个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的小厂基础上,依靠诚信经营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西排已开发产品2 000余种,覆盖重、中、轻、轿、微全系列车型及船用、军用内燃机等领域的排气歧管,已发展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道路上每4辆车的发动机就有一辆装着“劲派”产品,且均在中车上使用。西排从产品找不到销路、生产能力弱小、濒临破产的民营企业,奇迹般地发展成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出口企业……


  2010年采访西排时,公司新的行政中心大楼还没有落成,而今现代化的办公楼已经拔地而起,为企业平添了勃勃生机,大楼也成为西峡县地标性建筑。

  西排所处的西峡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淅水中游,境内物产丰富,景色秀丽。相传春秋末年,道家始祖老子在这里隐居,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蛋化石在这里出土,西峡还是屈原故里、重阳文化的发源地。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遗存、秀美的山水风情的滋养中,西排人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西排文化的发展历经了五个阶段:阶段,公司成立初期形成的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的创业文化;第二阶段,持续传承为国争光的使命文化、责任文化;第三阶段,自2010年9月,开始导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忠孝、感恩”文化;第四阶段,把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排文化相结合,着力孕育和培育“以德治企、恩泽社会”的贤德文化;第五阶段,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西排文化,从而确立了明晰的企业文化发展思路。西排文化的精髓是“效忠企业、完善自我、创造财富、业绩报国”,是把个人、企业、国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西排企业文化的发展毋庸置疑地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素养,在企业内部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以程武超为代表的西排人在营造企业文化方面不遗余力,这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基础,这正是西排发展的动力源泉。

  这次本刊重访西排,希望从西排的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科技投入、技术革新、人才培养、参与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制定等方面,了解西排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因。就以上几方面问题,《铸造》与西排董事长、总经理,质保、研发等部门的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铸造》:近几年国际经济形势普遍不好,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速放缓,而西排2013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则达到了24%,不但没有降低,而且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能介绍一下西排在产品销售方面是如何做的?

  程武超(董事长):任何企业如果产品太过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会降低,而且受外部市场变化的影响相当大。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多品种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前些年为重工机械配套的排气歧管生产销售情况非常好,而近几年则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但我们其他品种的排气歧管则保持了较高的增长,这样就抵消了由于重工机械过剩,需求降低带来的外部风险。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始终坚持的多品种开发,增加了我们利润增长点,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西排目前开发的产品品种有2 000余种,近3年开发的产品就有500余种,与发动机厂联合开发是我们抢占市场的制胜法宝。利用西排公司铸造研发经验丰富的优势,与发动机厂搞联合开发,发动机厂把发动机的排气温度、排气流量、空间尺寸等交给我们,由西排帮助设计排气歧管,然后到发动机厂进行模拟验证,之后再反馈给我们。双方优势互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了双方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多年来,西排凭借实力赢得了客户,西排也成了不少发动机企业的独家供应商。以信誉赢得市场,以科技实力赢得客户,联合开发,共同受益,西排技术创新实力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增长。


从左至右依次为董事程显超、董事程英超、董事长程武超、董事程俊超

  《铸造》:能否系统地介绍一下西排的产品,包括目前的主打产品、正在研发的产品?

  程景胜(总经理):我们主导产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船用排气歧管、耐热铸钢排气歧管等。在排气歧管上做精、做强、做大。为了圆西排梦,我们坚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新开发的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汽车水泵、支架、差速器壳、齿轮室、桥壳、铁路零部件等。涡轮和涡轮增压排气歧管是我们目前的主打产品,特别是耐热铸钢的开发更是重中之重。前几年在引进罗孚发动机技术时,排气歧管是耐热铸钢件,中国还没有一家能生产耐热铸钢排气歧管的企业,我们提出用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替代,获主机厂的认可。替代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替代了进口。目前随着汽车轻量化和排气温度的不断提高,研制耐高温的排气歧管势在必行。西排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和涡轮增压排气歧管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汽车排气歧管铸铁材料研究及国家标准制定研究报告”获南阳市科技成果特等奖,获河南省2012年科技成果二等奖。西排公司正在加强材料方面的研究,研制耐高温、耐疲劳性能更好的排气歧管材料,满足客户更高的需求。

  《铸造》: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经济形势越来越低迷,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西排公司在这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乔永涛(常务副总):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和价格的竞争。西排人面对这种竞争,没有退缩,没有惧怕,而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管控,更在降低成本上下大功夫。通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西排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目标管理促成本节约。西排公司在借鉴其他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对生产分厂进行承包经营。主要是将公司的产量、质量、生产成本等关键经营指标承包给分厂厂长,由分厂厂长缴纳相当于一年工资的风险保证金,主要原材料按年确定内部价格供给分厂。细化成本项目,以工人工资、原材料、能源费用等主要成本计算生产成本定额,全年统算,实际生产成本与定额成本相比,实现节约的按比例奖励。这一方法极大地激发了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当年就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2)精益生产促成本节约。西排公司中高层极具危机意识,主动革新,提前行动,自2006年先后导入“精益生产”和“TPM”管理以来,全面提升和强化工厂“体质”,打造“制造”。这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排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3)质量提升促成本节约。“质量在手中、质量在心中”,建立起一道现场全员参与的质量屏障。开展“精品工程”活动,以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促进职能部门现场服务质量的提升。安排内审人员定期进行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加强过程质量的监控。这些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使我们的铸造综合成品率由2008年的88%提升到现在的92%,累计创造效益超过5 000万元。

  (4)安全生产促成本节约。西排公司注重安全生产,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委会,总经理任主任委员,各分公司的经理上任伊始都要向总经理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公司有专职的安全员,每台设备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员工上班件事就是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设备点检卡;确保生产过程的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仅2011年与2010年相比,人身安全事故隐患费用下降70%。

  (5)社会和谐促成本节约。真诚为员工发展着想,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与员工心交心,西排提倡感恩文化;建设学习型企业,为员工成长搭建阶梯,分期分批进行岗位培训,送出去、请进来,不惜重金培养人才,是西排的一大亮点。西排每年用于各种教育、培训的费用都在200万元以上,员工在西排工作感到大有奔头。西排公司多次选派员工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接受高层次的专业或管理培训。以人为本,建学习型企业。每年公司都要开展技术能手的选拔比赛,理论考试、实践考试,从中选拔人才,然后评选出初级技师、中级技师,并享受每月100~300元的技术津贴。员工要考试,岗位要竞聘,车间要承包;“能者上、庸者下”已成为企业的治厂理念。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无论市场如何变化,西排都会沉着应对、岿然不动。

  《铸造》: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也不断加大,但大部分企业的生命周期偏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水平不高,科技竞争力弱。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保障,请问西排是如何不断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的?

  李党育(技术副总):公司于2007年成立了“河南省内燃机排气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心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8人,本科以上学历占55%,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82人。研发及中试面积达3 000平方米。公司拥有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模具设计及模拟浇注软件,如三维CAE、Pro/E、UG、MasterCAM等,有效保证了产品设计的高效与先进。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质量检测和理化检验分析仪器,可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完成对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组织结构分析、精密测量、以及工位器具的校准和检测。

化学成分检测——直读光谱仪



尺寸检测——三坐标测量仪

金相检测——卡尓祭司(Carl Zeiss Jena)显微镜

  高科技开发需要高投入,多年来,企业在科技投入上不断加大力度,以保证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2011年,用于科研的投入为1 595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6%,2012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市场疲软,公司仍然投入了1 842万元,用于技术革新与改造,总金额占当年销售收入的5%。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具备复杂模具设计、制作,高强度球墨铸铁、蠕墨铸铁、高镍合金、高硅钼合金、铝合金等材质的铸造和机械加工技术,先后开展NiCr奥氏体耐热铸钢排气歧管、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等前沿技术研发工作。几年来取得《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排气歧管的铸造工艺》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610107097.1),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外观专利6项。《高镍奥氏体铸造工艺研究》获2011年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汽车排气歧管铸铁材料研究及国家标准制定研究报告》分获2012年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南阳市科技成果特等奖,被审核专家认定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以上事实说明西排已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技术水平。由于西排公司坚持不懈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产品质量稳居行业前茅,获得了顾客的赞誉,西排也随之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近年来,西排先后配置了直读光谱仪、三坐标测量仪、数显金相分析仪、数显拉力试验机等先进的检测设备;并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大大提高了产品理化检验的精度和速度,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工艺出品率和理化性能要求。

  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西排早在1990年代就建立了计量管理体系。以2005年通过“A级计量体系”认证为标志,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公司建立压力二次仪表、指示类、微分类等7项鉴定标准,日常使用的量检具具备了自我鉴定能力,保证了量值的准确传递,夯实了质量管理基础。

在西排成长的道路上,企业研发的多种产品连获殊荣,依维柯排气歧管、捷达电喷2V排气歧管被评为“新产品”,捷达1.9 L柴油机排气歧管、TU5JP4排气歧管等9种产品被评为省、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商标“劲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由于西排公司始终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以人为本,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在位,在铸造工艺上有许多创新点,把均衡凝固技术应用在模具设计上,在许多产品上做到了少/无冒口铸造,极大地提高了铸件的工艺出品率、成品率和铁液利用率,节约了成本。每年公司下达科技创新节约成本目标不少于500万元,完成目标按百分比奖励。

  《铸造》:稳定的产品质量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客户对公司的要求。西排是如何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性的?

  李立新(质量副总):为了实现公司“制造劲派精品,配套中外动力”的崇高使命,为了完成“创世界品牌,建百年企业”的宏伟目标,我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引导公司全体员工树立“顾客至上,质量,全员参与,一次就将工作做对”的质量意识,引导全体员工时刻牢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始终坚持奉行生产质量稳定的“精品”,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建设规范、有序、高效的质量体系。28年来,公司领导高瞻远瞩,不断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工具,遵循“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早在1988年公司建厂时,就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当时的厂长程武超亲自任办公室的主任。在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还配备了多名专职和兼职标准化人员,建立了以各项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对原材料、产品图纸、工艺、工装模具、设备维修保养及产品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并认真执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运用QC工具来解决,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而使公司各项工作科学合理,达到高质高效,降低消耗的目的。为了持续改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与国际质量管理接轨的需要,公司在1997年就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1998年通过了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4通过ISO/TS 16949质量体系认证。这些年来,质量管理体系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为公司质量管理活动提供统一的标准。通过不断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可以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尽快督促改进。公司质保部始终以铸牢西排质量大堤为己任,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积极实行预防缺陷、减少变差、减少浪费,操作工、检验员、管理层等各级人员各负其责,督促员工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做到按图纸、按工艺规程、按标准进行生产,督促员工按照标准对所生产的零件进行检验或操作者之间相互信任进行互检,督促员工将自检的产品及时标识并按状态放在指定的区域,督促各级人员对发现的不合格品等异常现象及时进行分析、处理,防止不合格品的再发生和进入下道工序;督促检验员必须要做好“首检、巡检、末检”并认真做好记录,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并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通过多年来质量管理体系和五大核心工具的有效运行,质量意识已经潜移默化地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从而变成了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都关心质量、人人都愿意为改进质量贡献一份力的企业质量文化。

  第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为落实这些制度,公司推行绩效考核,通过不断提高全员素质、提高全员的工作质量、落实工艺纪律来实施精品工程。对技术、生产、质量、设备、采购等各个部门合理分工,责任承包,引入卓越绩效的管理模式,依照指标进行考核,出了问题一追到底,这样促进了技术、生产等各岗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生产的工艺和作业方法,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用先进的生产设备、质量检测设备,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发送到客户处,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实施跟踪检测。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采用防错技术,让员工做不出废品,生产的产品一致性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铸造》:企业能够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往往意味着有较高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请问西排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赵新武(副总工):在多年的排气歧管生产中,公司所用材质涉及到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标准,由于各国标准的不统一,曾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发动机排气歧管工作条件恶劣,处于循环交变状态下工作。排气歧管的材质品种繁杂,我公司生产的出口产品都是发动机厂沿用不同国家的标准。由于生产标准的不统一和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给企业造成了许多不便,生产难以组织、炉料难以管理、质量难以控制。鉴于这种情况,企业迫切希望有相关标准来规范材料,使发动机企业能够根据发动机的性能选择相应材质的排气歧管,生产企业能够依据相应的排气歧管的材质标准来组织、指导生产。

  因此,公司在多年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负责起草了GB/T 26653—2011《排气歧管铸铁件》和GB/T 26648—2011《奥氏体铸铁件》国家标准。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以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作指导,参照ISO标准、国家或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利用企业技术成果。这两项国家标准自2012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参与制定了5项国家标准。

  我国是一个铸造大国,但还不是铸造强国,铸造标准化还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生产企业在出口方面由于标准不齐全,缺乏经验,出现了不少问题,走了不少弯路,这对参与国际竞争非常不利。在《首届中国铸造质量标准论坛文集》中,西排公司发表了“铸件出口与标准化”的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由于各国的标准不统一,在铸件出口上遇到的问题。有些问题不是我们技术水平达不到,而是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法不一致造成的,因为评价方法不一样就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教训使人聪明起来,西排人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西排公司在负责起草两项国家标准后,又参与制定了《耐热铸铁件》、《可锻铸铁件》、《可锻铸铁金相》、《蠕墨铸铁件》、《蠕墨铸铁金相》5项国家标准,还有两项行业标准正在制定中。这些标准的制定牢牢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国内外的知名度及众多材质领域的话语权。西排公司希望多参与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活动,参与制定更多的标准,为我国的标准化做更多的贡献。

  《铸造》:为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西排在技术革新、设备引进及工艺改造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方显君(总经理助理):目前公司有4个铸造分厂,配置10条自动铸造生产线,以及熔炼、制芯、清理等配套设备300余台,年铸造能力900万支,预计到“十二五”末铸造能力可达到1 200万支。拥有4个加工分厂,配置加工中心、数控机床、通用机床等各类加工设备700余台,年加工能力700万支,预计到“十二五”末加工能力可达900万支。新开发的产品不锈钢焊接排气歧管所在的焊接分厂配置焊接机器人、数控弯管机等生产检测设备,预计到“十二五”末,不锈钢焊接排气管生产能力可达到150万支。水泵分厂配置铝合金水泵壳体压铸、浇注、加工,以及铸铁水泵壳体加工、水泵总成装配等生产检测设备,预计到“十二五”末,水泵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50万支。

西排的HWS生产线

西排数控加工车间

  近3年公司开发新产品500余个品种,陆续开发涡轮增压器壳体、齿轮室等发动机类产品及依维柯桥壳、差壳、制动盘、制动毂等底盘类产品。

  在西排期间,巧遇几位国内铸造领域知名专家到西排参观,有幸参与了专家与厂家座谈。专家认为,西排作为专业生产排气歧管的企业在生产、检测设备方面已经达到同类企业的领先水平,即使在国际上,西排设备的水平也是处于的。专家就西排在质量管理及材料研发等方面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西排从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至仅201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3.3亿元,进入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而这阶段更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开辟新的增长点,精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企业发展瓶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西排上升的空间无疑是巨大的,而要使这种上升空间转变成现实的可能,还需要西排人不断务实拼搏、创新进取。

  2013年初,某财经期刊与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联手推出了“首席执行官挑战调查”,对很多的全球公司的CEO、总裁和董事会主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球CEO的5大挑战包括:人力资本、卓越运营、创新、客户关系、政治/经济风险。而中国CEO信奉的是一套不同的理念,中国CEO应对的5大挑战分别是创新、人力资本、可持续性、全球政治/经济风险、卓越运营。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CEO把创新作为头号挑战,这明显反映了中国决心提升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为引导创新主体行为,指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制定了《“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规划中涉及了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队伍和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创新的十字路口,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排人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肩负着“制造劲派精品,配套中外动力”的崇高使命;以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汽车工业技术推动者和社会所期待的能担当企业为目标;在“效忠企业、完善自我、创造财富、业绩报国”的企业精神感召下,不断拼搏,努力实现“西排梦”——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愿西排早日把勇于创新的精神转变为技术领先的优势,实现西排人“建世界企业的雄心壮志和强国梦想”。

 

(文/潘继勇;图/西排提供)